如果中国男篮亚预赛再输日本,干脆直接解散算了
CBA常规赛第二阶段结束,进入到春节假期,之后除了俱乐部杯,球迷们关注的焦点也会转移一部分到国家队。
目前亚预赛第三阶段中国男篮的集训大名单已经正式公布,集训时间是1月30日-2月19日,也就是从今天开始(大年初二),中国男篮与日本男篮的亚预赛第二次交手是2月20日,备战时间足足有21天。
而日本B联赛仍在进行中,未来2月1日、2日、8日、9日都有比赛,也就是说,日本男篮最早2月10日才能开始集训,不到10天。
而日本男篮对此次亚预赛似乎选择了战略性放弃,昨日正式公布了集训大名单,在这份名单当中,没有最厉害的湖人名宿八村,也没有在发展联盟如鱼得水的河村勇辉,连渡边雄太也不在。
还有外援霍奇森缺席,包括第一回合发挥极其出色的马场雄大也不打,除了一个归化大外亚历克斯·柯克,日本男篮的新名单几乎没有一个有份量的球员。
日本男篮集训队大名单如下:
毫不夸张地讲,这套阵容甚至连日本男篮二队都算不上,充其量只能算是2.5队,几乎让掉了所有主力球员。
本来这场中日对决挺让人期待的,我们又是坐镇深圳主场志在复仇,没想到日本竟然来了个“将计就计”,直接选择练兵放弃了。
毕竟日本男篮已经出线,毕竟也只是个亚预赛,只能说他们这样做显得大年初二就集训的中国男篮有些尴尬。
不过,虽然日本阵容实力大减,但现如今的中国男篮其实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和理由轻视任何对手。
从中国男篮自身角度来讲,要想轻松拿下这场比赛,从战术层面上来讲,需做好以下几点:
防守端,采用“2-3联防”限制日本男篮突破分球,同时外线球员轮转补位,优先封堵三分线;周琦可适度换防至外线,利用身高干扰投射。
进攻端,多打高低位配合,周琦/胡金秋低位强攻吸引包夹后,分球外线投手(杜润旺、程帅澎)或切入的锋线(张宁、朱俊龙);利用赵继伟的挡拆能力,针对日本队内线移动较慢的弱点制造错位机会。
同时轮换杨瀚森、李炎哲等年轻内线,保持禁区防守强度;廖三宁、曾凡博可作为“奇兵”提升反击速度。
胜负关键在于:篮板球的控制(需赢10+个);限制日本男篮三分球命中率(压至30%以下);减少自身失误(日本队非常擅长抓转换进攻)。
总的来说,面对这样一支大残阵日本队,中国男篮就是要扬长避短,以“内线为轴、外线联动”为核心,用高度与对抗压制日本男篮的灵活性与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