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足协“出洋相”?亚足联无视终身禁赛,泰山队假球外援已复出
作为一名关注中国足球20多年的资深评论员,看到这次假球事件的发展,我真是感慨万分。
大家可能都听说了,前山东泰山队外援孙准浩在被中国足协判处终身禁赛后,竟然要到K2联赛继续踢球了!
这事儿可把我们这些看球的人给整不会了。
不瞒大家说,我最近一直在追踪这个案子。
孙准浩这个球员确实挺有意思 - 在中超被禁赛后,中国足协还想让他在全球都踢不了球,结果国际足联压根没搭理这茬儿。
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: 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但足球这个圈子里,有时候漏洞还真不少。
说到这事儿的来龙去脉,得从去年那场轰动足坛的大案说起。
孙准浩跟金敬道、郭田雨他们一起卷进了一个假球案。
这案子可不是小打小闹, 整整120多场假球比赛,涉及41支球队,44名从业人员被终身禁赛 ,这规模够吓人的吧?
老实说,我当时就觉得这事儿没这么简单。你看啊,孙准浩拿了几十万,结果丢掉了上千万的年薪。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啊!
更有意思的是,他一直说那钱是借款,是买礼物的钱。这话说得,连我这个老球迷都有点糊涂。
要说这次事件最大的看点,就是暴露出了我们足球圈子里的一个尴尬现实 - 国内的处罚在国际上不一定好使。
孙准浩这边刚被中国足协说终身禁赛,转眼就能在韩国K2联赛找到新东家。
这事儿告诉我们,足球这个圈子里,规则执行还真得讲究个“全球统一”。
说到孙准浩的新工作,工资从上千万降到不到200万,这落差也够大的。不过你们别觉得他可怜, 在我看来,这恰恰说明一个道理 - 干净的足球才是最值钱的足球。
现在的中国足球,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清洗。
从李毓毅到陈戌源,从俱乐部到协会,可以说是上下都动了。
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:不破不立,破而后立。虽然眼下看着有点乱,但说不定正是中国足球重生的机会呢?
回头看这整个事件,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大家思考:
为什么我们的处罚在国际上不好使?这说明我们在证据链和处罚程序上还有提升空间。假球到底是个人问题还是系统问题?光抓几个人够不够?我觉得得从根上治。我们的联赛环境该怎么净化?要知道,一个干净的联赛才能吸引真正的好球员。最让我感慨的是,这事儿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个别人的问题,更是整个足球生态的问题。
你看,一个外援能这么容易就参与假球,这说明我们的防范机制出了大问题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次专项治理行动也给了我们一些希望。至少,从体育总局到足协,从警方到纪委,大家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。这个态度,就值得点赞。
说到我倒是想问问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:你觉得中国足球该怎么走出这个泥潭?是继续加大处罚力度,还是从青训抓起,或者是完全推倒重来?
我始终相信,只要我们真心实意想把足球搞好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。
关键是要有这个决心和耐心。一个健康的足球环境,才是球迷们真正想看到的。
你们觉得呢?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!